视频|常州市文艺大展·第三届常州美术大展开展

视频|常州市文艺大展·第三届常州美术大展开展

时间:2024-04-25 02:59 点击:64 次

由常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常州市文艺大展·第三届常州美术大展在常州美术馆开展。

乐天堂

展出作品

展览面向常州全市公开征集,多渠道、多形式发动美术创作者积极创作、踊跃投稿,共收到投稿作品300余件。最终评选出131件入选作品,其中恽南田美术奖10件、获奖提名10件,特邀作品12件共计143件作品参加本次展览。展览囊括了中国画、油画、水彩粉画、版画、漆画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富饶秀润的美丽乡村、幸福安康的美好生活、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高速发展的现代企业,全面展现新时代常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奔

校对 徐珩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3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题。材料一:      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意与境的交融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情随境生。诗人先并没有自觉的情思意念,生活中遇到某种物境,忽有所悟,思绪满怀,于是借着对物境的描写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出来,达到意与境的交融。在古典诗歌中这类例子很多,如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那闺中的少妇原来无忧无虑,高高兴兴地打扮了一番,登上翠楼去观赏春景。街头杨柳的新绿忽然使她联想到自己和夫婿的离别,这孤单的生活辜负了大好春光,也辜负了自己的韶华,她后悔真不该让夫婿远去了。这少妇的愁是由陌头柳色触发的,又是与陌头柳色交织在一起的。这是诗中人物的随境生情。诗人自己随境生情,达到意境浑融的例子,如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情随境生,这情固然是随境而生,但往往是原先就已有了,不过隐蔽着不很自觉而已。耳目一旦触及外境,遂如吹皱的一池春水,唤醒了心中的意绪。若没有触景之前感情的蓄积,就不会有触景之后感情的迸发。所谓情随境生也还是离不开日常的生活体验的。      意与境交融的第二种方式是移情入境。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接触外界的物境,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又借着对物境的描写将它抒发出来,客观物境逐亦带上了诗人主观的情意。葛立方《韵语阳秋》说:“竹未尝香也,而杜子美诗云:“雨洗娟娟静,风吹细细香。”雪未尝香也,而李太白诗云:“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李杜诗中的香竹、香雪,显然已不是纯客观的存在,诗人把自己的感情移注其中,使它带上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浓郁的诗意。 诗里移情入境的例子很多,如李白:“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待酒不至》)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长相思》其一)柳永:“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赠别》)辛弃疾:“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这些诗句所写的物境都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是以主观感染了客观,统一了容观,达到意与境的交融。      移情入境,这境不过是这情的媒介。谢榛《四溟诗话》论情景关系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     意与境交融的第三种方式是体贴物情,物我情融。上面所说的情随境生和移情入境,那情都是诗人之情。物有没有情呢?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它们在形态色调上的差异,使人产生某种共同的印象,仿佛它们本身使具有性格和感情一样。这固然出自人的想象,但又是长期以来公认的,与诗人临时注入的感情不同。我们不妨把它们当成物境本身固有的性格和感情来看待。       有的诗人长于体贴物情,将物情与我情融合起来,构成诗的意境。陶渊明和杜甫在这方面尤其突出。陶渊明的“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杜甫的“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发漳州》)“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都达到了物我情融的地步。       陶渊明《饮酒》其八: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吾生梦幻间,何事继尘羁!       青松即渊明,渊明即青松,“语语自负,语语自怜”(温汝能《陶诗汇评》),诗人和青松融而为一了。       又如杜甫的《三绝句》之二:门外鸬山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诗人体贴鸬鹚那种欲近人又畏人的心情,向它表示亲近,欢迎它常来作客。诗人和鸬鹚达成了谅解,建立了友谊,他们的感情交融在一起。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材料二:    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夏塞着,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泾渭不可求。”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人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淡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或象征。的确,中国古代诗歌中有一些具有比喻或象征意义的意象,但我们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不具有比喻或象征意义的意象也很普遍。    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烂、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                                         (摘编自袁行霈《境生于象而超乎象》)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谓“情随境生”,是指诗人原本没有这种情感,但生活中的某种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某种情感。 B.所谓“移情入境”,是指诗人带着某种强烈的情感,而客观景物也带有这种情感,从而达到了统一。 C.所谓“物我情融”,是指世间万物本身就带有某种情感,而诗人又善于体贴这种情感,从而物我相融。D.没有象就没有境,所以“境生于象”;而由象生成的境,是生成境的象的升华,因此“境超乎象”。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诗歌中,有的作品写出了诗人情意随客观物境的转换而变化的过程,这就是说诗人能体贴物情,物我情融。B.“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说明诗人心中早有某种情感,只是原来没有自觉。C.曾皙侍坐,借着对物境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情志,移情入境,意与境融,他的话虽不是诗,但已带有浓郁的诗意。D.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产生诗的意境,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传统,中国人借柳以示惜别,外国人就不一定如此。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情随境生”的一项是(3分)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B.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D.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4.材料一和材料二,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4分)5.中国古代诗歌“境超乎象”,有的意境形成借助意象的比喻或象征,有的意境形成不借助意象的比喻或象征,请分别举例并加以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迎春花开                                                田光明       程宏发是企业家。去年,他返乡投资创办了现代综合农业开发公司,种植花木、果蔬,发展生态农业。今年,为了家乡经济发展,公司扩大规模,他又与镇政府签订了合同,征用红岭小学的校园。      程宏发手拿盖有镇政府红印的合同,来校园里准备施工,却被看守校园的校长王文治骂出了门。王文治是程宏发的启蒙老师,他骂学生理直气壮。他当了三十年的校长。       三年前,红岭小学撒了,教师们被分流,留下了空空荡荡的校园。王校长和赵守信老师自告奋勇看守校园。王校长说,有他在,谁也别想打学校的主意。无奈,程宏发请我回老家去,帮他做老校长的工作。我俩既是同学又是好朋友,我就答应了他。      那天,我踏进红岭小学的校园,映入眼帘的是一簇一簇的迎春花,清香扑鼻。两位老师看见我,无比激动。一番寒暄后,王校长领着我在没有了学生的校园里走着,他边走边回顾红岭小学的历史。    红岭小学原名灯塔小学,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秀岭之上这座局,就成了地下党组织秘密活动和联络的场所,力方使开展工作,党组织筹办了灯塔小学。地下党员康文贤轻较长,他是护送一位首长,从湖北那边过来的,留在了这里。又聘请了当地两名教师,边教书,边从事不命工作乐天堂,革命胜利后,康校长不愿意做官,坚持在学校任教。       王校长继续说,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在这里上学,走进低矮的教室,课桌是土地上架着块厚厚的木板,凳子是从家里带的。坐在教室,向屋顶观看,能看见天空的亮光。我上四年级那个深秋,绵绵的阴雨下了长达二十多天,河水猛涨,山体滑坡。那天,康校长正为我们上作文课,突然,山坡上滑下的泥石流涌向了教室西墙。靠东墙坐的同学,翻窗户逃了出去,靠西墙坐着我和三名同学,其中就有程宏发他爹,看着墙在垮塌,就傻站着,不知道逃。这时,原校长冲了过来,伸手用力把我们四个按在了木板下,让我们蜷缩着。瞬间,教室就垮塌了。在人们把我们教出来后,我和程宏发他爹受了点儿轻伤,那两名同学,一个腿骨折了,一个胳膊压断了。康文贤校长被一根木料砸中了头部,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恢复高考那年,我选择了师范学校,毕业后,我就回到了红岭小学教书,未离开过。       “唉!”王校长说着叹着气,泪水充盈在他的眼眶,“学生没了,学校也就没能保住。回家养老管孙子,我又说服不了自己,就守在学校里。” 王校长和赵老师是同学,过去,赵老师是负责学校后勤的副校长,俩人在一起共事几十年。赵老师有点不乐意,但又拧不过他。      ①“死心眼,不开窍,我看你是校长还没当够。”赵老师数落着王校长,心中很无奈。       就这样,他俩住在学校里,刮风下雨,都没能动摇过他们。像上班一样准时,每天打开校门,清扫卫生,修剪树木。他们还把学校教学用过的旧物件收拾起来,登记造册,一件一件,摆放在空教室里。王校长常向人们说,②城市的发展像漫过水坝的水,每时每刻都在向外漫延,有朝一日,也会漫延到咱这岭上,红岭小学也会重生的。       这几年,盯上校园这块地的人不少,建养陆场的,开发山庄别墅的,办化工厂的,王校长都在阻挡着。我告诉王校长,程宏发想聘请他担任企业的高级顾问,给他发工资。       “我爱钱吗?”听了我的话,王校长重重地甩过来一句话,“我两年前就退休了,看着相处了几十年的校园,没了学生,我心里有万分不舍。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中悟企业管理咱这乡上大大小小的学校十四五所,学生把校园撑得满满的。这些年,村民们向外跑,生源少了,学校也就没了,秀岭上再也听不到琅琅的书声。”       赵老师打开学校会议室的门,让我进去参观。这三年,他俩走遍全乡撤掉的学校,从倒塌的校舍里搜寻来校牌、风琴、黑板、书柜等,琳琅满目,③从上课下课用的半块铁犁片,到手摇的钢铃,再到生铁铸造的钟,再到后边用的电铃……        王校长有个心愿,他想建个乡学馆,把乡村学校所有的田物件,陈列出来,让那些头顶白发的学生,回来看看,记住曾经的乡村学校。他还计划把学校后边山梁上那三亩荒芜了的土地,开坠出来,种瓜种豆,让城市里的老师带领他们的学生来这里上劳动课,体验田园生活,争取给红岭小学挂上城里实验小学实践基地的牌子。       聆听着王校长的讲述,往昔红岭小学欢乐的时光,一幕一幕在我脑海上演。        走出会议室,绕过花园,踩着青砖小道,我们来到了康文贤校长的坟前。坟茔被迫春花的枝条一年又一年编织得严严实实,青枝黄花,在春风里盛开。      我们默默站在坟前,向康校长胸了三个躬。我抬头,看着泪眼婆娑的王校长,我没有了说服他的想象。      ①夕阳挂在天空,金灿灿的余晖洒向校园的角角落落。我和王校长漫步在夕阳里。       一年后,市实验小学实践基地的肆于,挂在了红岭小学的校门上。(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程宏发是企业家,只想着办公司谋利,而王文治是校长,坚守学校不离不弃,两个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B.红岭小学原名灯塔小学,“灯塔”的寓意是中国共产党像灯塔一般,为人民指明了方向,给人民送来了光明。C.第五段和第六段回顾了红岭小学的历史和康文贤校长牺牲的经过,补充了情节,有助于下文展开。D.小说结局美好,且前文有伏笔,王校长早就有计划“争取给红岭小学挂上城里实验小学实践基地的牌子”。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①中的“数落”“无奈”,包含了赵老师对王校长“死心眼”的不理解,以及自己并非完全不同意的心理。 B.句子②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城市的飞速发展,写出了王校长对红岭小学重生的期待,与小说的结尾形成呼应。 C.句子③以小见大,展现了社会的进步,“半块铁犁片”说明条件艰苦,“电铃”说明教学设备已经实现电子化。 D.句子④中“我”被两位校长的精神打动,“金灿灿的余晖”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暗示了美好的结局。8.“王校长继续说”这个段落,写出了多重的身心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4分)9.文中两次写到“迎春花开”的场景,有何作用?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       管夷吾、鲍叔牙二人相友甚戚,同处于齐。管夷吾事公子纠,鲍叔牙事公子小白。齐公族多宽,嫡庶并行。国人惧乱。管仲与召忽奉公子纠奔鲁,鲍叔奉公子小白奔莒。既而公孙无知作乱,齐无君,二公子争入。管夷吾与小白战于莒道,射中小白带钩。       小白既立,胁鲁杀子纠,召忽死之,管夷吾囚。鲍叔牙谓桓公曰:“管夷吾能,可以治国。”杜公曰:“我仇也,愿杀之。”鲍叔牙曰:“吾闻贤君无私怨,且人能为其主,亦必能为人君,如欲霸王非夷吾其弗可君必舍之遂召管仲。鲁归之齐,鲍叔牙郊迎,释其四。桓公礼之,而位于高国之上,鲍叔牙以身下之,任以国政,号曰仲父。桓公遂霸。      管仲尝叹曰:“吾少穷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大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实无善交,实无用能也。实无善交实无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鲍叔非能举贤,不得不举;小白非能用仇,不得不用。材料二:       魏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与向无子同,臣奚忧焉?”       农赴时,商趋利,工造术,仕逐势,势使然也。然农有水旱,商有得失,工有成败,仕有遇否,命使然也。(节选自《列子·力命》,有删改)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如欲霸因王⑧非夷吾□其弗□可□君因必舍之⑤遂田召管仲。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意为“给”,与《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的“与”词义不同。B.耻,意动用法,与《师说》“不耻相师”中的“耻”意义和用法不同。C.相室,室家之相,可译为随嫁的妇女或管家,与官职名称“宰相”不同。D.奚,疑问代词,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乐夫天命复奚疑”中的“奚”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夷吾、鲍叔牙是亲密的朋友,却侍奉了不同的主人,齐国发生兵乱后,他们又跟随各自的主人陷入国君之争。B.管夷吾曾经与公子小白作战,还射中了小白的衣带钩,但小白成为国君后,在鲍叔牙的举荐下,又重用了管夷吾。C.管仲曾经替鲍叔出谋划策,导致鲍叔极度贫穷,但鲍叔不认为是管仲愚笨的缘故,知道时机有时顺利有时不顺利。D.人们称道管仲、鲍叔善于结交朋友,小白善于任用能人,其实是鲍叔不能不推举管仲,小白不能不任用管仲。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小白既立,胁鲁杀子纠,召忽死之,管夷吾囚。(2)桓公礼之,而位于高国之上,鲍叔牙以身下之,任以国政,号曰仲父。14.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请概括并评价这种观点。(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四禽言(其二)①                                          潘文虎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家在浙江东畔住,离家一程达一程,饮食不同言语异。今之春聚昔寇仇,开口强笑心怀忧。家乡欲归归未得,不如狐死犹首丘。                                    四禽言(其二)                                        梁栋      不如归去,锦官宫殿迷烟树,天津桥②上一两声,叫破中原无住处。不如归去。     【注】①又题《为被虏妇作》,北宋末年,外族入侵,浙东之人被俘虏劫掠。②梁栋(1242—1305),南宋诗人。宋亡、归式林、卜居建康、③天津桥,隋唐洛阳皇城前的桥梁。天津桥上闵杜娟,用师雍“阅籍声有知天下耕乱”的故事。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如狐死犹首丘”,狐狸将死时,头朝向瓢穴所在的山丘,而这些家在浙江的人,却被掠至遥远的北方。 B.“锦官宫殿迷烟树”,锦官城是杜鹃的故乡,那里繁花似锦,风景如画,鳞次栉比的宫殿掩映在绿树丛中。 C.潘文虎诗中,“开口强笑”与“心怀忧”形成了对比;梁栋诗中,锦官城的繁华与天津桥的冷清形成了对比。 D.两首诗都是借助杜鹃的叫声,引申生发来写现实的内容;都运用典故抒发情感,使全诗的语言含蓄典雅。16.两首诗都是借杜鹃写“不如归去”,所归之处与所抒之情却不相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的《登高》对仗工整,不仅每联对仗,还有句内对仗,有句内对仗的诗句是:“__,_”。(2)苏轼《赤壁赋》中用“_,_”两句交代了第一次游玩赤壁的具体时间。 (3)马是人类忠实的朋友,陪伴将士出生入死,在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写到“马”的句子,如“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病毒在人群间传播需要具有三个基本条件,_A_。传染源是指可以使人类患病的病毒的主要来源,包括病毒感染的患者、病毒携带者、与传染源有过直接接触并被污染的水源或食物等。例如,诺如病毒的传染源既可能是感染者,也可能是被感染者污染的食物或水,还可能是感染者的呕吐物或排泄物。      此外,病毒感染可以有一种或_B_,不同的传播途径有各自的特点,病毒传播途径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染性的大小。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母婴垂直传播和皮肤传播等途径。      ①病毒感染没有明显的易感人群划分标准,②但相对高发于抵抗力低下者,③病毒入侵后可增殖致病,④出现相应的症状。⑤其感染后的严重程度表现不等,⑥与感染的部位、病毒类型和人体的抵抗力有关。       尽管目前关于病毒的传播还有很多谜团未被完全破解。  C .仍可以有效降低病毒感染的概率。在此呼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要多注意防范,尽量避免病毒的感染。18.文中第三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当高加林挽着一篮子蒸馍加入这个洪流的时候,他立刻后悔起来。他感到自己突然变成一个真正的乡巴佬了,他觉得公路上前前后后的人都朝他看。他,一个曾经是潇潇洒洒的教师,现在却像他的老父亲一样,上集卖蒸馍去了!他的心难受得像无数虫子在咬着,路上,他想起父亲临走时安咐他,叫他卖馍时要吆喝,他的脸立刻感到火辣辣地发烧。       他满脸通红朝公路两头望了望,见没什么人,于是就像做一件见不得人的事一样,匆忙地折身走进了公路边的那条拐沟里,他在这荒沟里走了好一段路,直到看不见公路的时候才站住。他站住,张了一下口,但没勇气喊出声来,又张了一下口,还是不行。短短的时间里,汗水已经心满了他的额头。四野里静悄悄的,几只雪白的蝴蝶在他面前一丛淡蓝色的野花里安详地飞着。两面山坡上茂密的苦艾发出一股新鲜刺鼻的味道。高加林感到整个大地都在敛声屏气地等待他那一声“白蒸馍哎——!”啊呀,这是那么的难人!他感到就像要在大庭广众面前学一声狗叫唤一样受辱。他用手背擦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决心下一声非喊出来不可!他狠狠地咽了一口哈沫,把眼一闭,张开嘴怪叫一声:“白蒸馍哎——”他听见四山里都在回荡着他那一声演戏般的、悲哀的喊叫声。他牙咬住嘴唇,强忍着没让眼里的泪花溢出来。       他直愣愣地在这个荒沟野地里站了老半天,才难受地回到公路上,继续向县域走去。从他们村到县城只有十来里路,但他感到这段路是多么的漫长和艰维。他知道,更大的困难还在前头——在那万头攒动的集市上!20.下列对原文的解说或者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潇潇洒洒”,运用叠音词,强化高加林当老师的潇洒。B.“安详地飞着”,以动衬静,反衬了当时环境的安静。C.“敛声屏气”,改为“平心静气”更能表现“静悄悄”。D.“把眼一闭”,表现高加林狠下决心与处境的难堪。21.请结合材料内容,分别指出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4分)(1)“白蒸馍哎——”(2)他知道,更大的困难还在前头——在那万头攒动的集市上!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他站在那里张了两次口都没勇气喊出声来。”语义基本相同,但是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一个人若能坚定而勇敢地行走于世间,他的精神上一定高意着一盏明灯。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服务热线
官方网站:www.hbzhongw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六(09:00-18:00)
联系我们
QQ:
邮箱:
关注公众号

Powered by 湖北中悟企业管理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 My-Web © 2013-2023 版权所有:真心相伴,不离不弃,爱心支持,一路相随,!